医院新闻
【健康科普】三伏天“隐形杀手”,糖友警惕低血糖高发期
炎炎夏日,血糖不稳比高血糖更危险。随着气温持续攀升,内分泌科门诊因突发低血糖就诊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上周三,65岁的张阿姨晨练时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医后发现血糖仅有2.8mmol/L——典型的夏季低血糖事件。这个“隐形杀手”正威胁着许多糖友的健康。
一、为何三伏天成为低血糖的“温床”?
夏季血糖波动大并非偶然。糖尿病患者在三伏天低血糖发生率比其他季节高。这主要原因为
1.食欲减退进食少:闷热天气抑制食欲,患者常转为清淡饮食。
2.能量消耗剧增:白天变长、睡眠减少、出汗增多等因素导致能量消耗增加,主要消耗来源正是血糖。
3.胰岛素敏感性增高: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对胰岛素敏感性增高,使得同等剂量降糖药作用增强。
二、识别危机:低血糖的“红色警报”
低血糖表现:轻度表现:心慌、手抖、出冷汗,明显饥饿感,头晕、体温下降, 四肢无力、视觉模糊。严重时:意识不清、视物不清,言语不清、嘴歪眼斜,单侧肢体无力,昏迷。
紧急应对:两个“15”原则。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①进食15克快速升糖食物(选择一种):4片葡萄糖片、150毫升可乐、3-5颗硬糖、4茶勺白糖。②静坐等待15分钟复测血糖,若仍<3.9mmol/L或症状未缓解,重复一次。如出现意识障碍,立即送医。
三、科学防范:守护夏季血糖平稳
1.智慧饮食
规律三餐:即使没胃口也要按时进餐,主食不可随意减量。科学加餐:在两餐之间补充100g低GI水果(苹果、草莓)或15g坚果。严格避免:冰镇甜饮料、高糖水果(荔枝、龙眼)、油炸烧烤。
2.安全运动
黄金时段:清晨6-8点或傍晚18点后,避开烈日高温。 室内替代:当气温>35℃时,改为室内瑜伽、原地踏步。防护两件套:运动前后测血糖,随身携带无糖电解质水+3颗糖果。
3.科学补水
每日饮水:1500-2000ml白开水或淡茶水,分次饮用。谨慎选择:自熬无糖绿豆汤、柠檬水,拒绝含糖饮料。老年患者口渴感退化,需主动定时饮水,防止脱水引发高渗昏迷。
三伏天虽难熬,但掌握科学方法,糖友们完全可以避开“隐形杀手”,平稳度夏。内分泌科医生提醒:规律监测是关键,当出现异常波动时,请及时寻求专业指导。
文/内分泌科 张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