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医院简介
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公立医院,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定点医疗机构之一。现为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北京市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北京市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单位。北京急救中心延庆分中心设在该院,是全区危急重症病人抢救和疑难病症救治中心。服务范围辐射河北省怀来、赤城两县部分地区,直接服务人口60多万人。2015年9月,延庆县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签署了深度合作框架协议,增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
医院现编制床位700张,实际开放床位660张,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设有临床科室31个、医技科室8个、120急救中心1个、健康体检中心1个。医院现有职工1297人,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204人,中级职称473名,初级职称510人,其中博士硕士142人。
医院现拥有超导磁共振成像仪(MRI),螺旋CT,大型数字平板血管造影X光机(DSA),CR、DR数字影像处理系统,各类电子腔镜,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生理诊断系统,眼科激光治疗仪,血液透析机,高压氧舱等先进医疗设备。
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深度融合,使医院专业技术水平与北医三院的技术与理念无缝对接,逐步实现与市三甲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水平,打造了创伤中心、消化疾病中心、心脏中心、康复中心,稳步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乳甲中心建设,呼吸内科、儿科获批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实现了医院多科室协同发展战略目标,完成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救治工作,满足百姓“大病不出区”的就医需求。
常规开展冠脉介入手术、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药物球囊应用及外周血管介入手术;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术等消化专业四级技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胃肠癌根治术,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物切除术、肾切除、肾癌根治术、前列腺癌根治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等微创外科手术; 骨科复杂膝、髋关节镜手术,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神经外科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取栓术;妇科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等四级手术技术。2023年,服务门诊患者815400人次,急诊患者201101万人次,出院患者近22032人次,完成手术6546例。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
为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着力构建“医教融合、以医带教、以教促医”的协同发展模式。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延庆教学医院挂牌,2018年正式承接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全日制专科临床教学工作。现有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40人。医院投入近400万元建立临床技能训练中心,技能训练室及教具齐全。近5年,医院职工共发表论文887篇。获批科研项目75项,其中,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6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金桥工程种子资金项目1项,北京市延庆区科学技术协会金桥工程种子资金项目20项,首都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48项。近5年共举办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39项。
医院根据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医疗保健需求,开设老年门诊、全科门诊、专病专科门诊、专家门诊、便民简易门诊和特需门诊,提供疑难病多科会诊、健康体检等多项便民服务措施;开展互联网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养老机构健康巡诊等延伸服务。2014年建立延庆临床检验中心、2018年建立远程医学影像会诊中心向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对口支援单位提供帮扶。与北医三院开通远程会诊,使山区患者足不出户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延庆区医院紧紧围绕全区百姓健康和三级医院建设要求,多渠道、全方位做好人才德能培养工作,建立了人才及人才团队培养长效机制,加快了人才品牌建设。聘请多位北医三院专家为业务主任,帮学科、带队伍,全方位提高医院医疗救治水平,先后出色完成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各种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与优质的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团队更是赢得“金牌医疗团队”的赞誉。医院先后荣获首都劳动奖状、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首都文明单位、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市模范集体和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等荣誉。
建功立业新时代,实干笃行谱新篇。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将以三级综合医院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在管理上谋创新、在业务上求精进,在服务上见成效,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急症救治中心建设,努力成为百姓放心、职工满意、政府认可的现代化三级综合医院。用初心去弘扬“大医精诚”的工匠精神,用使命去践行“健康中国”的重大责任,依托北京冬奥会留下的丰厚遗产,持续释放冬奥效应,为建设最美冬奥城和守护百姓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