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优质服务】生命的“心”希望!——北京市延庆区医院胸痛中心开启高效精准救治新时代
在生命与时间的赛跑中,每一秒都关乎患者的安危。北京市延庆区医院(以下简称区医院)胸痛中心自2023年12月筹建、2024年6月一次性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至今,凭借精湛的技术、高效的流程与专业的团队,为胸痛患者筑起坚实的生命防线,成为区域内心血管疾病救治的标杆力量!
践初心使命,精湛医术显担当
2025年3月,患者程女士因反复胸痛到区医院就诊,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心脏疾病——左主干病变加三支血管病变,且血管有严重钙化。这样的病情通常需要进行外科心脏搭桥手术,手术复杂,术后恢复时间长。
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胸痛中心医疗团队没有丝毫退缩。考虑到患者的身体状况,经过反复研讨与审慎评估,决定为她实施心脏介入手术。这一决策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更需要承担巨大的压力。因为介入手术虽然能减少患者痛苦,但操作风险很大,对医生的技术和经验要求非常高。
在心内科主任郭丽君的带领下,手术团队认真进行术前讨论,研究手术方案,预判术中可能的困难,做好应对准备。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取得她们的理解及信任。手术过程中,每一个操作都关乎生死,每一个步骤都不容有失。心内科常务副主任王立新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应用血管内超声引导,冲击波球囊新技术,并应用药物球囊技术减少支架数量,于2025年3月21日、6月10日,分两次手术成功攻克了钙化、多支病变难题。手术顺利完成,这意味着程女士无需承受搭桥手术带来的巨大创伤,也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有效缩短了康复时间。目前患者已完全康复,重回正常生活。这场手术,不仅是一次医学技术的成功实践,更是医者仁心的生动体现。
双绕行模式,争分夺秒救“心”命
胸痛中心,是生命的守护者,是与死神博弈的战场。自中心成立以来,团队积极贯彻实施的“双绕行”急救模式,打破传统救治流程的桎梏,让患者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彰显了中心“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的理念,用专业、速度与温情,为每一颗跳动的心脏保驾护航。
患者发病后,急救人员利用信息化系统,发布患者症状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能同步传输至心内科介入专家手机端,保证介入医生可以第一时间评估,符合条件的患者可直接绕行急诊和CCU(冠心病监护病房),直达导管室,开启介入手术。这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从患者进入医院(Door)到球囊扩张(Balloon)开通血管的D-to-B时间,较传统模式大幅缩短20-30分钟,让患者在黄金救治时间内得到最关键的治疗,显著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为患者赢得生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延庆区医院成立心电诊断中心,以区医院作为远程心电诊断平台,接入若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的网络心电采集终端,通过网络传输将心电图数据传输至中心出具报告,如发现存在急危重症隐患的患者,医院立即开放绿色通道,患者可以在第一时间转诊到区医院,为胸痛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2025年延庆区胸痛中心D-to-W平均时间(指患者到达医院至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导丝通过病变血管的时间)为62分钟,全市67家胸痛中心排名第12位。
尖端设备加持,精准诊疗有保障
先进的设备是精准诊疗的基石。为更好的提高救治能力,医院加大胸痛中心基础建设,配备血流储备分数测定(FFR)、血管内超声(IVUS)等心血管腔内检查设备。FFR:通过测定冠状动脉狭窄对心肌血流的影响,从功能学角度评估血管病变程度,帮助医生判断哪些病变需要干预,哪些可采取保守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支架植入,让治疗更科学、更精准。IVUS:如同给血管做“高清胃镜”,能以超高分辨率清晰呈现血管壁的细微结构,精准识别斑块性质、判断血栓负荷,为支架植入等手术提供精准指导,助力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冲击波球囊(IVL):可以针对严重钙化病变,振开钙化环,松解斑块,使钙化病变这种硬骨头不再难啃,为支架的释放提供有力保障,确保手术效果达到最佳。
攻克复杂病变,挑战心血管救治难题
面对复杂高危的心血管病变,胸痛中心团队毫不退缩!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技术和多学科协作的优势,成功开展各类复杂冠脉介入手术,如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左主干病变、钙化病变、分叉病变等。团队不断探索创新,运用冲击波球囊、切割球囊、药物涂层球囊等前沿技术,为众多被认为“无法治疗”或“难以治疗”的患者带来新希望,重塑健康“心”生!
在每一场扣人心弦的救治中,胸痛中心医疗团队都是在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每一个被托举的心跳都是一个家庭的幸福之源。未来,延庆区医院胸痛中心将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竭尽全力为患者提供优质、贴心的医疗服务,点亮每一个“心”的希望。守护生命,我们从未止步!
文、图/心内科 赵宇 王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