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巡回诊疗】乡村巡诊掠影
七月的延庆,是这座京郊城镇最凸显优势的季节。既有绚烂的花,湛蓝的天,更有舒爽的风,很多在市区只能靠空调才能享受到的凉爽惬意,在这里却只需“等风来”。作为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区,我们有了大自然赋予“天然氧吧”的环境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生活不便的地理劣势。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的村民们受到自身行动、经济条件、交通等因素的影响,更是许久都不曾走出村庄,“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在农村较为普遍。
近年来,国家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更是将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强化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推动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等等举措正在稳步实施。在强基层、保基本的基础上,乡村医疗巡诊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更是将城市医疗卫生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的具象化。
作为延庆地区唯一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延庆区医院积极落实政策要求,快速组建乡村巡回诊疗队。而我作为一名护理人,也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巡回诊疗队队员。能利用工余时间到偏远山区为村民们义诊,为那些不方便走出大山的村民们奉上一份关怀与帮助,一种职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穿上白大衣,带上血压计,坐上巡诊车,我和队友们迎着朝阳出发,此次巡诊的目的地——大庄科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路向东,沿途的风景很美。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树与树之间的空隙处点缀着萱草花、扫帚梅。微风吹过,影与影重叠,花与花交融,城市的喧嚣弥散于自然美景中,悠然见南山的感觉油然而生。但不久,这份惬意随着山路“十八弯”的蜿蜒消散,我晕车了。那一刻,再美的美景也不能引起我的兴趣,只盼望早点到达目的地。司机师傅告诉我,每次到大庄科、千家店这些较远的地方巡诊,总有晕车的,大家很不容易。
在期盼中,我们终于到达大庄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等候在那里的社区医生们“胜利会师”。熟悉巡诊流程、沟通工作细节后,社区服务中心的同仁们带我们来到今天的第一站——里长沟村。在我们的巡诊车刚刚到达村委会时,村民们就已经三人一群,两人一伙的等候在那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老年人。
我的队友是120的李石华医生、神经外科的李建伟医生,他们都是多次参与过巡回诊疗工作的资深队员,巡诊业务相当熟练。我作为护理人员负责测血压、血糖,李石华大夫负责内科疾病诊疗,李建伟大夫负责外科疾病诊疗,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大爷,您叫什么名字?我做个登记。下次,我们再来巡诊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您的基本情况了!”
“您的血压有点高,最近有什么不舒服吗?”
“您早上吃饭了吗?您的血糖6.7,有一点高,有没有按时吃降糖药啊?”
在得知是区医院的大夫给看病时,村委会的卫生室外排起了长队……
“建伟,这个大娘左侧胳膊测不出血压,右侧的能测出来,你给看看!”在触摸不到左侧肢体的动脉搏动后,李建伟医生又详细的询问大娘有无不适症状,告诉她,不要过于紧张,这种情况还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听了李大夫的话,大娘连声说着:“谢谢!区医院的大夫真好,我明天就去医院找您!”
这虽然是发生在我们诊疗中的普通一幕,但对于大娘和他的家人来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成本、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相信这也是我们巡回诊疗的意义所在吧!
在结束第一站的工作后,我和同事们驱车来到今天巡回诊疗的第二站——霹破石村,也是昌延联合政府旧址所在地。昌延联合政府于1940年1月5日建立,是抗日战争时期平北地区成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和重要革命根据地。它的成立,使平北抗日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为平北地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英雄的土地生活着革命老区的人民,而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注与帮助。
与第一站的工作相同,我们的团队有条不紊的为村民们提供测血压、血糖、咨询、阅片等诊疗服务,并为大家简单的介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居家监测、日常饮食等知识。通俗的语言、形象化的讲解引得村民们连连点头,说着:“这个大夫讲得好,我听懂了!”“我说血糖控制的不好呢,原来是吃的不对!”
一上午的时间在忙碌与充实中度过,村民们热情的邀请我们去家里吃饭,还将家里的杏送给我们吃。看着老人们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的真诚的笑容,我们却感到有些惭愧,我们只是做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应该做的工作,付出的那份辛苦却被百姓如此回报。这也更坚定了我们要做好乡村巡诊这件“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实事的决心。
和村民们挥手告别,相约好下次有时间还到村里来。返程的路上,依然是蜿蜒的盘山路,虽然还是有些晕车,但清风拂面减去了一些不适,心里想着:多来几次就不会晕车了,他们不能走出大山,那就等我们来……
文/图 宣传科 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