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专题
姿势决定命运
汶川大地震中被埋近5天的老师成功获救,至今那感人的画面仍让人记忆犹新;在极度缺水、外伤等情形下,他在掩埋的废墟中采用双脚抬高的仰卧姿势,有效的缓解了血容量不足,保证了重要脏器的灌注;亦是他能够生存下来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境遇下采取相应的姿势医学上称之为体位。当遇险意外伤害来临时,采取适当的体位,就可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反之亦然。这位地震中幸存的老师活生生的例子向人们警示,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姿势真的决定命运。
因此,在不同情况时,应该采用不同的姿势,这样才有利于缓解伤害,保护机体。
疾患  | 姿势  | 作用  | 
平卧、头转向一侧  | 防喉部分泌物或胃内容物反流气管引起窒息  | |
休克  | 双下肢抬高15~20度  | 增加回心血量、保证重要脏器灌注  | 
大咯血  | 头低倾斜位  | 防止咯血不畅堵塞气道而窒息  | 
脑出血  | 头高脚低、仰卧位  | 减少头部血流量、降低颅内压力  | 
脑缺血  | 去枕平卧、四肢略抬高  | 让四肢的血液流向脑部增加脑血流量  | 
胸腔积液  | 患侧卧位  | 使健侧肺发挥良好代偿功能  | 
脊柱骨折  | 生理曲线体位忌过屈过伸  | 防止二次损伤,利于脊柱骨折部位的功能恢复  | 
下肢骨折  | 抬高患肢20~30cm  | 利于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  | 
应激性溃疡  | 左侧卧位  | 减少消化液返流,保护胃粘膜,利于溃疡愈合  | 
急性胆囊炎  | 双膝屈平卧位  | 减轻腹部紧张度,缓解疼痛,防止穿孔  | 
急性腹膜炎  | 半卧位  | 减缓腹压利于呼吸、使炎症局限不易扩散  | 
急性左心衰  | 坐位或半坐位、两腿下垂  | 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负荷  | 
上一篇: 咳嗽CPR
下一篇: 指压止血尽在掌握(3)

  
   
  
  


京公网安备 11022902000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