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健康知识宣传】秋季这3类高发病进入活跃期,防护要点请收好
进入秋季昼夜温差加大,呼吸道、肠道及过敏性疾病进入了高发期。掌握科学防护方法,才能平稳应对季节交替带来的健康挑战。
一、呼吸道疾病:温差大是“主要诱因”
秋季,人体免疫力易受温度波动影响,流感、普通感冒及支气管炎高发,尤其儿童和老年人需重点防范。
1.典型症状:多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发热,部分人可能伴随咳嗽、胸闷,严重时可能引发肺炎。
2.防护关键:早晚外出及时添衣,避免受凉;室内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降低病毒细菌浓度;避免扎堆聚集,勤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若出现发热(体温≥38.5℃)、持续咳嗽,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学或工作。
二、秋季腹泻:轮状病毒“盯上”儿童
儿童秋季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强,尤其5岁以下儿童易中招,成人多为轻症或隐性感染。
1.典型症状:常突然发病,先有呕吐,后出现腹泻,大便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明显臭味,部分患儿可能伴随低热。
2.防护关键:给孩子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避免用未清洁的手抓食物;婴幼儿餐具、玩具定期煮沸消毒;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通风差的场所;若孩子出现频繁呕吐、腹泻,需及时就诊,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切勿自行使用止泻药。
三、过敏性疾病:“秋燥+花粉”双重刺激
秋高气爽,也是蒿属、豚草等杂草花粉传播的高峰期,加上空气干燥,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及荨麻疹易发生。
1.典型症状:过敏性鼻炎表现为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子发痒;过敏性结膜炎多为眼睛痒、流泪、眼睑红肿;荨麻疹则出现皮肤风团、瘙痒,抓挠后症状加重。
2.防护关键:花粉浓度较高的早晨(6-10点)和傍晚,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防风镜,回家后及时清洗面部、鼻腔及衣物;室内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花粉进入;过敏症状明显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避免自行滥用激素类药膏。
秋季建议做好温差适应、个人卫生和过敏原规避,有效降低患病风险。若出现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请及时前往医院对应科室就诊,早干预、早康复。
文/ 急诊科 张巍
上一篇: 情暖重阳节,爱驻百姓心
下一篇: 【健康知识宣传】请您查收一份高效补钙指南